目前,旧圃镇已成立专班、制定方案,积极推进红泥闸村孙家圩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进度,按照建设休闲文旅+生态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定位目标,计划于2022年底,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现代观光农业、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如何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除了全面完善红路馨居幼儿园、小学、农贸市场、扶贫车间等配套建设,北闸街道还以党建+社区为统领,逐步建立组织有力、管理精细、服务到位的社区治理体系,切实建强组织树,筑牢战斗堡垒。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是北闸街道办事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文化广场,群众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村入户的公路上随处可见有人在打扫卫生,路面很难见到垃圾。如今,北闸街道焕然一新、交通路网纵横交错、村庄环境美如画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曾经杂乱无章、垃圾随处可见的荒地变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今年以来,北闸街道办事处将昭彝二级公路(北闸段)路域环境整治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治理与管理齐头并进,坚持内外兼修,统筹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擦亮面子、充实里子。对于搬迁后的日子,她感到很幸福。
昭通日报记者:谭光吉 实习记者 田朝艳 文/图。近年来,北闸街道立足群众关切,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立秋,早晚都有了一丝凉意,也许是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蚊子也越来越少了。
绥江,在10年前名不见经传,随着向家坝水电站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行,一座崭新的移民迁建县城展现在大家面前,绥江经验成为当地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时至今日,绥江县城建成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容纳居民近5万人。2019年以来,绥江县住建部门持续推进兆佳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福兴社区已全面形成【有事要问】民政部门可以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他人收养吗?【身边案例】民政部门依法对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小李进行长期监护,一年后,有人申请收养小李。
那么,民政部门可以将小李交由申请人收养吗?【意衡律师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因此,民政部门可以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人收养。
昭通市司法局 审稿云南意衡律师事务所 供稿。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有事要问】民政部门可以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他人收养吗?【身边案例】民政部门依法对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小李进行长期监护,一年后,有人申请收养小李。
那么,民政部门可以将小李交由申请人收养吗?【意衡律师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因此,民政部门可以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人收养。昭通市司法局 审稿云南意衡律师事务所 供稿说起村里的变化,鲢鱼村党总支书记胡红艳深有感触。
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去哪里都方便得很。全村4个自然村公共空间均有照明,380千伏动力电全覆盖,公共通信设施齐全,信号畅通。
讲起如今的新生活,鲢鱼村脱贫群众吴开云眼里满满的幸福感。以前,每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李子树,但是在村民眼里这就只是树而已。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鲢鱼村发展半边红李子6000多亩,投产面积5800亩,户均9.4亩,2021年产值达4872余万元。聚焦拆、建、改三个重点,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把鲢鱼村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产业、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家园。以前村里不通路,全靠人背马驮上山下山。目前,全村共有硬化通组路入户路57公里,实现硬化公路通到家家户户。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8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7.34%。同时,鲢鱼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2021年村集体公司代养出栏生猪1946头,覆盖农户246户,村集体经济收益37.95万元。
直到全县将李子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大家才意识到这竟是一棵发财树。近日,笔者走进绥江县新滩镇鲢鱼村,只见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像丝带从山脚盘旋至山顶,一栋栋别致舒适的楼房掩映在满山遍野的半边红李子林间,一面面风情浓郁的文化墙焕发出新农村的诗意和活力,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金沙江畔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从山下到山上渐次展开。
结合村情实际,鲢鱼村84名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参与,成立了自治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和卫生检查小组,建立起星级评比机制,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优秀的挂上荣誉牌,落后的就在阳光公开专栏上曝光。村内现有种植、养殖类合作社5家,覆盖农户417户。
她说,环境提升以后,人们的精气神也发生了改变,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生活也更富了,鲢鱼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省级美丽村庄。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两委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现在村里的李子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大家钱包都鼓起来了,家家户户修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他说,鲢鱼村是绥江半边红李子的核心产区,半边红李子在绥江已经有70年的种植历史。鲢鱼村的美丽变迁得益于政府为我们修了路,另外就是大规模种植李子。这些年,村里打架斗殴没有了,家庭关系更加和睦,村民之间更加团结。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各级部门支持,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同时,村两委还把婚丧嫁娶写进了村规民约,刹住大操大办、跟风攀比的风气,文明节俭和谐的氛围让大家如沐春风。对于鲢鱼村的变化,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鲢鱼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毅最有发言权
同时,村两委还把婚丧嫁娶写进了村规民约,刹住大操大办、跟风攀比的风气,文明节俭和谐的氛围让大家如沐春风。说起村里的变化,鲢鱼村党总支书记胡红艳深有感触。
对于鲢鱼村的变化,当了20多年村干部的鲢鱼村党总支副书记黄毅最有发言权。如今硬化路通到家门口,去哪里都方便得很。
他说,鲢鱼村是绥江半边红李子的核心产区,半边红李子在绥江已经有70年的种植历史。结合村情实际,鲢鱼村84名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参与,成立了自治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和卫生检查小组,建立起星级评比机制,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评比,优秀的挂上荣誉牌,落后的就在阳光公开专栏上曝光。近日,笔者走进绥江县新滩镇鲢鱼村,只见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像丝带从山脚盘旋至山顶,一栋栋别致舒适的楼房掩映在满山遍野的半边红李子林间,一面面风情浓郁的文化墙焕发出新农村的诗意和活力,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金沙江畔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从山下到山上渐次展开。聚焦拆、建、改三个重点,全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把鲢鱼村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产业、留得住人、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家园。
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两委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现在村里的李子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大家钱包都鼓起来了,家家户户修起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鲢鱼村发展半边红李子6000多亩,投产面积5800亩,户均9.4亩,2021年产值达4872余万元。
以前村里不通路,全靠人背马驮上山下山。村内现有种植、养殖类合作社5家,覆盖农户417户。
目前,全村共有硬化通组路入户路57公里,实现硬化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她说,环境提升以后,人们的精气神也发生了改变,发展产业的劲头更足了,生活也更富了,鲢鱼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省级美丽村庄。